完美电竞6月16日,湖北九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九有)發布公告稱,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ST九有近年來多次調整主業方向,2023年通過全資子公司收購新銳彩妝品牌40%股權,化妝品由此成為其主營業務之一。2024年,其日化業務的營收達3.76億元,占總營收的74.6%,成為“核心支柱業務”。
這家曾試圖借“美妝轉型”尋求突破的企業,最終為何沒能“扭轉乾坤”?
據*ST九有公告披露,因2023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下稱:《上市規則》)第9.3.2條的規定,上市公司如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據*ST九有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其凈資產為-314.02萬元,即符合該情形。
而在今年4月29日,*ST九有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其2024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和內部控制報告均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截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依據《上市規則》第9.3.7條,若退市風險警示期內,公司最新一年度財報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將無法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同時,如果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撤銷,或申請不符合條件,交易所可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最終,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告顯示,*ST九有退市整理期交易起始日為6月24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7月14日。退市整理期A股簡稱為“退市九有”。退市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上交所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收到上交所退市決定的同日,*ST九有還收到了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披露了其連續4年財務造假的違法違規行為。

截自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ST九有及有關責任人存在兩項違法事實:一是2020年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和虛假記載;二是2021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具體來看,2020年,*ST九有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導致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和虛假記載。經查,2020年*ST九有披露無償受讓自然人張某旗持有的亳州縱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90%股權,該事項實質為*ST九有關聯自然人李明對上市公司的無償贈與,構成關聯交易,*ST九有未按規定及時披露,也未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披露。
上述行為導致*ST九有披露的2020年年度報告虛增營業外收入6397.32萬元,虛減資本公積6397.32萬元,虛增利潤總額6397.32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471.03%。
此外,*ST九有2021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2021年至2023年,*ST九有子公司北京中廣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虛構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2022年,*ST九有子公司北京博銘銳創廣告有限公司、北京漢諾睿雅公關顧問有限公司通過虛構公關營銷業務的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
上述行為導致*ST九有2021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其中,2023年年度報告虛增營業收入1.64億元,對應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783.73萬元。
最終,證監會對*ST九有及相關責任人作出處罰決定,重拳打擊財務造假行為,彰顯監管層“零容忍”的態度。
處罰內容包括:對*ST九有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并罰款850萬元;對*ST九有前實控人李明予以警告并罰款1500萬元,同時采取10年市場禁入;對金鉉玉、朱文龍等8名責任人分別處以50萬元—300萬元罰款,其中金鉉玉、朱文龍被采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其余涉案人員也被處以相應處罰。上述罰款合計超36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ST九有前身為石峴紙業,于2003年9月在滬市主板上市。2016年,石硯紙業更名為九有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曾多次轉換賽道,近年來主要從事綜合性營銷服務和化妝品銷售業務,業務覆蓋線下場景營銷、線上媒體推廣,滿足客戶跨媒體、多渠道的品牌曝光和產品推廣的營銷需求。
青眼號外梳理了*ST九有近年來的業績表現發現,盡管公司營收整體呈增長趨勢,但盈利能力波動較大,經營穩定性存疑。

從營收來看,*ST九有的營收整體呈增長趨勢,但近期出現波動。2020-2024年,其營收從1.93億元逐步增加至5.04億元。而2025年一季度營收約為1.1億元,同比下滑16.31%。
不過,凈利潤方面則顯得不太樂觀,2020年以來,*ST九有大部分時間處于虧損狀態。具體而言,其歸母凈利潤自2020年盈利2000萬元后,2021-2023年連續虧損,其中2021年同比大跌498.16%。2024年扭虧為盈達2100萬元后,2025年一季度又出現600萬元的虧損,盈利能力波動劇烈。
那么,*ST九為何走到了退市這一步?
從經營層面來看,這或與其主業不穩、頻繁轉型有所關聯。
青眼號外注意到,近年來*ST九有一直在對其主營業務進行調整,且變動幅度較大,反映出其經營連貫性不足。

2022年及之前,*ST九有主營業務包括公關營銷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和直播服務,同時還涉及少量軟件信息技術以及租賃/商務服務。
直到2023年3月,*ST九有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天天微購收購了新銳彩妝企業40%的股權,至此化妝品也成為了*ST九有的主營業務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該企業主要致力于研發和銷售中國時尚新銳美妝產品,擁有新潮國貨彩妝品牌,產品線覆蓋睫毛膏、遮瑕、眼線筆、眉筆眉粉、修容等多品類彩妝。
也是在這一年,日化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成了*ST九有營收的主要來源,分別為1.72億元和2.13億元。公關營銷服務業務規模驟然“縮水”,營收同比下滑88.29%,由前一年的1.53億元降至0.18億元。
而到了2024年,*ST九有的業務結構進一步調整。曾作為主力業務的公關營銷服務已從*ST九有的業務板塊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化成為了“頂梁柱”。
具體來看,日化營收同比大漲118.84%,并為公司貢獻了3.76億元的營收,占總營收的74.6%;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營收則下滑46.86%至1.13億元。
不難看出,盡管化妝品業務帶來階段性增長,但該轉型尚未從根本上緩解公司的盈利壓力與持續經營風險。
除此之外,在公司治理層面,人事動蕩、管理層不穩定也有所影響。
2024年7月,*ST九有的實控人變更為“95后”袁碩。接手后,袁碩迅速啟動一系列人事調整。
例如,同年8月,公司公告罷免兩名董事,并由袁碩本人接任董事與總經理職務。同時,*ST九有還收到了7位董事(包括董事長)的辭職報告,其中5位董事在卸任董事職務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另據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內,*ST九有至少發生了13起高管變更,涉及董事長、總經理等關鍵崗位,管理層穩定性不足。
就在上周,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披露,主攻“械字號”的雅莎股份自2025年6月10日起終止其股票掛牌,正式告別資本市場。
短短十幾天內,連續兩家化妝品相關企業從資本市場退出,顯示出行業退市、摘牌節奏明顯加快,這也反映出部分企業的資本市場生存能力正面臨考驗。
據青眼號外不完全統計,2025年以來至少有6家化妝品相關企業面臨退市/終止掛牌風險。其中,普利制藥、龍津藥業和*ST九有為A股退市企業;幸美股份、林森生物和雅莎股份則為新三板摘牌企業。

從原因來看,“信息披露違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上文中提到的*ST九有以外,4月30日,幸美股份未按時披露2024年半年度報告,違反了相關規定,被終止掛牌。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選擇主動退出資本市場,例如雅莎股份和林森生物。兩家公司在公告中均提及“為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好公司經營管理,降低公司營運成本,提高決策效率”作為退市理由。
此外,也有企業則是因為業績不達標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5月28日,龍津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其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以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且扣非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已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普利制藥則和九有股份類似,涉及財務造假。據普利制藥收到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2021年至2022年,其通過虛構成品藥和原料藥銷售業務的方式,虛假確認藥品銷售收入和利潤。
綜合來看,無論是因信息披露違規、業績虧損,還是涉嫌財務造假,企業最終面臨的結果均指向資本市場的“出口關”在不斷強化。在退市制度常態化的背景下,化妝品行業的中小企業若缺乏持續經營能力和規范治理,將難以在資本市場立足。